
分享
2025-10-16新闻资讯
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稳步有序加强马院建设工程,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10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躬行楼3108教室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体备课会。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赵远鹏主持此次集体备课会,学院副院长李聪及学院双校区全体专兼职教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在首先开展的集体学习环节上,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赵远鹏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密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一中心任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守正创新,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赵远鹏强调,作为思政课教师,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过程中,应着力强化三个方面的自觉行动:一要深化理论自觉,主动将文本学习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加以把握,深刻领会其时代内涵与实践指向;二要增强使命自觉,始终明确自身作为铸魂育人、传播真理的关键角色,自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三要提升方法自觉,在教学中注重理论逻辑与叙事表达相结合、理性分析与情感共鸣相融合,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融会贯通。

在集体备课环节中,学院副院长李聪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作了深入阐述和全面解读。他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智慧结晶。李聪强调,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机融入教学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他建议从理论渊源、内容体系和现实意义三个维度展开教学设计,注重以生动案例和时代话语增强教学感染力,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
本次集体备课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彰显理论高度与思想深度,又紧密贴合思政课教学实际,体现出深厚的学理价值和鲜明的实践导向。同时,会议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兼职教师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提供了重要指引,为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深化理论阐释、提升育人实效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和行动自觉。(供稿人:陈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