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2025-10-27新闻资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探索新时代场馆育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10月24日-2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向生敏、程茜、王茂、江晓宇四位教师应邀参加由成都理工大学举办的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
开幕式由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泽兵主持。校党委副书记胡兵随后发表欢迎辞,他指出,本次会议希望通过与会专家的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以场馆育人新成效持续赋能“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张澜涛指出,要充分利用省内外专家资源,聚众智,合众力,加强内外场馆资源联动,拓展场馆育人空间,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场馆育人模式和育人品牌,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专家学者、学术期刊编辑、研究生共260余人,围绕新时代场馆育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等设立了5个阶段的主题报告,其中23名著名教授学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在主题报告阶段,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家庆以《上好思政课要‘真懂’‘会用’两手硬》为题指出真懂是对教师业务能力提出的要求,也是上好思政课的最大难点和短板,会用是场馆育人赋能思政课,要针对大学生“高知层次”的特点,要突出问题导向、理论对话、价值立场、行为转化这四大要求。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慧以《场馆赋能‘大思政课’的社会空间新范式构建》为题系统梳理了为什么需要场馆赋能“大思政课”的空间之困,指出了场馆作为赋能型社会空间的独特意涵的破解之道,探究“四位一体”思政育人社会空间新范式。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玉华以《场馆里的思政课: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为题,系统论述了上好场馆思政课的核心价值、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未来的优化路径。
颁奖仪式上,成都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冯瑛、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颜怀坤、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旭亮为本次研讨会论文获奖作者代表颁奖。随后,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文麒作总结发言。
立足“场馆育人”之基,赋能“大思政课”之魂,本次研讨会既在理论层面廓清了方向,也在实践层面贡献了智慧。通过参加此次研讨会,我校教师拓宽了理论视野,提升了科研素养,并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会议精神的实践转化。这场思想盛宴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注入了新动能。(供稿人:江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