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2025-11-17新闻资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的指示精神,11月15日,我校李聪、王琴、王兴三位教师赴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参加AI赋能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研讨会。
开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尚峰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诣然教授,四川省教育厅宣思统战处处长李大鹏分别致开幕词,以“政策引领+技术赋能”为双轴,共探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
主旨报告环节,西南财经大学唐晓勇教授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从四中全会公报内容、十五五规划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新理念进行系统解读,强调要将全会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分析了新发展阶段、现代化建设等重大议题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天津大学王磊教授围绕“‘AR+XR’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全国大学生红色全景资源创意展示大赛为例,分析如何打造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式教学,实现技术赋能与育人赋能的双重建构。西南财经大学袁上博士从“形态铸魂”、“课态铸魂”、“生态铸魂”三个层面探索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课程建设,在内容建构上,运用AI技术挖掘红色文化与时政热点中的思政元素,打造动态更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实施上,借助智能备课系统与虚拟仿真课堂优化教学流程,实现“因材施教”的精准育人目标;在素养提升上,构建“AI+思政”专项培训体系,重点强化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数据解读能力与价值引领能力。
在AI赋能专题研讨环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张志军教授提出,可借助AI智能算法实现课题申报。该方法能快速梳理政策导向、匹配研究热点,从而生成结构化申报框架,并精准对标核心指标,最终提升申报书的逻辑性与针对性。杨悦教授通过AI技术构建虚拟仿真场景,还原历史情境与人物言行,让思政课堂从“静态讲授”转向“动态体验”,增强价值引领的感染力。
通过本次研讨会,参会教师深化了对“AI赋能思政课”的认识。此次会议为我校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破解教学难题提供了实践路径,助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思政教师队伍,从而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供稿人:王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