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配置信息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

融通理论实践,担当时代使命 ——我院教师参加“十五五”时期加快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学术研讨会

2025-11-22新闻资讯

 

2025年11月22日,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的“十五五”时期加快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市宏鼎温德姆至尊豪庭酒店隆重举行。本次盛会汇聚了全国该领域的著名学者与资深专家,旨在凝聚学术共识,规划未来路径,为中国政治学的自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院王兴教师应邀参会,与学界同仁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片1

学术研讨会在庄严的开幕式后正式启幕。开幕式由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韩旭主持,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永杰、四川省政治学会秘书长廖冲绪、中国政治学会秘书长王炳权三位分别致开幕辞。他们在致辞中一致强调,当前正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关键历史阶段,推动政治学摆脱路径依赖、形成具有自身主体性的知识系统,已成为学界必须共同承担的紧迫时代任务。这一开场为整场研讨会奠定了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基调。

紧随其后的主旨报告环节异彩纷呈,思想碰撞激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佟德志教授首先作了《基于“双自主”的政治学科发展战略》的报告,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勾勒出宏观框架。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叶娟丽教授则另辟蹊径,以《从外部世界的接受度看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题,阐述了知识国际传播与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性。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姜晓萍教授直面核心挑战,在其《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研究的关键问题》发言中,系统梳理了当前研究面临的主要瓶颈与突破口。

图片2

针对长期存在的学术失语现象,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赵聚军教授分享了《关于摆脱“西方出理论,中国出案例”旧模式的初步思考与南开的探索》,以南开大学的实践为例,展示了本土理论创新的可能路径。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韩旭教授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则分别从具体概念和哲学基础入手,前者以《自主知识的构建——以“国家治理”为例》进行了具象化阐释;后者则深入探讨了《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原点、起点与创造点》,引发了与会者对学科元问题的再思考。

为促进更充分的学术对话,会议设置了三个平行论坛。各论坛围绕“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反思”、“核心概念的源流与再造”以及“教材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主题展开研讨。现场讨论气氛热烈,观点交锋频繁,产生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新见解。

在大会闭幕式上,四川省政治学会秘书长廖冲绪教授担任主持人。各平行论坛的代表首先汇报了本组的讨论成果。随后,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陈井安教授作了题为《何为“自主”?何以“自主”?》的压轴发言,他从学理层面深刻剖析了“自主”的内涵,并就可能衍生出的若干重大理论议题进行了前瞻性阐述。最后,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韩旭教授为本次会议作了全面总结,他充分肯定了研讨所达成的深度与广度,并呼吁学界同仁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携手推进中国政治学走向世界学术舞台的中央。

图片3

通过参与此次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我院王兴教师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更深入把握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与未来方向。大家一致表示,将把会议收获转化为教学与科研的实际行动,为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供稿人: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