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2025-11-20教学动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融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11月20日,在教研室主任钟丽的组织和带领下,我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部分师生前往以传统工业遗址和酒文化为展示主题的成都水井坊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古窖智酿•新质启思”为主题的场馆内的实践活动,深化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与尊重,引导学生感悟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工艺的创新成果。

水井坊博物馆是水井坊酒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的地标中心和主要生产场所之一,是将实际生产过程和展示陈列完美融为一体的“活”的博物馆,其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一行走进有600多年历史文化遗址的博物馆,感悟我国民族工业遗产的发展史,大家先后依次参观酒史厅、遗址厅、技艺厅、品牌厅,通过实物器具、手工制品、影像资料、现场体验,了解我国酿造历史和传统技艺的演变过程,也给同学们树立了要以发展的态度对文物、文化、文明的价值理念。活动结束之后,来自2023级会计学(本)1班孙伟迪同学谈了自己的感想,他感慨道:“今天的水井坊博物馆,既承载着过去先辈们的智慧与灵光,也融合了现代工艺技术,600多年的如歌岁月成就了今日辉煌的水井坊。”最后,我院教师陈秀章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一些感悟:“如今的水井坊博物馆,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开启了时光之门,不断融合现代与传统工艺的酿造手法,使古老的水井酒坊再次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样,作为中国白酒酿造文化的‘活态遗址’,这是研究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典型样本,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历史场景-现代转型-理论升华”的逻辑链环,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抽象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深化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理论的解读,重点阐释新质生产力在“科技驱动、要素创新、产业升级”三个维度的突破性表现与实践性成果,活动目的在于培育和锻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实践探索中激发学生投身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供稿人:贺驰)